粤ICP备17044354号-3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机缺氧,多人窒息而死,隐身机全部中枪!

[复制链接]

2713

主题

2789

帖子

279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14:34: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H* O0 h- w8 G- A
据英国《泰晤士报》1月4日的报道称,近期美军的部分机型再次被曝出存在航电系统异常以及弹射座椅不安全的问题,另外更加麻烦的就是挥之不去、如附骨之蛆般存在的战机驾驶舱供氧不足的大麻烦。
9 R5 p& S, E8 m* }, D) a
& U. X+ q; N) w7 P& H* h/ H- F 4 Y0 N% C4 \# b/ b  n: g& R

+ X) u4 ~/ I  k8 g9 v; ^3 m% y  N战机驾驶舱缺氧究竟有多麻烦?美国国防部已经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展开合作,多名业界专家参与到战机的“问题找茬”任务中,但即使如此至今美国仍未找到真正问题所在之处。本应该是军事强权尤其是战机强权的美国,近年来的发展却并不顺利,由于军方在与民航企业的“抢人大战中”败下阵来,一度造成了海、空军的战机妥善率大幅下滑,同时带来的还有系统故障和战机缺氧问题。2 X1 u* [8 k9 @( \/ ]0 i2 Y

  F4 Y7 d+ Y; P8 c# m; c而美军的权宜之计也很简单,美国五角大楼已经打算在近期做出调整,尽可能保证飞行员的安全。所以决定采纳海军航空作战中心的建议,为有效且精准地把控战机飞行员是否遇上缺氧等影响身体健康等麻烦,将在战机飞行服中加装特制的感应器,能够让地面指挥部实时确认,这些经常驾驶先进战机以两倍音速飞行的飞行员们能够安全无虞。% b+ \2 K5 X9 ?* e
6 l* n( E/ ~( y% ~- Q& b  Q. }
现代化战机都配备有环境控制系统,这个环境控制系统包含空调系统、制氧系统和座舱加压系统。可以对飞行员供氧、对座舱进行加热/制冷、通风,还可以对座舱盖进行除霜,空调系统的存在使得战机在高空高速的特殊飞行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舒适的座舱温度,为飞行员提供良好的驾机环境。
# B/ N1 A- g# @% ~5 `5 U1 c
& Z3 \( I' t, ]- V% Q; x
" b- ^- q& S: b. C) |- ^8 O# h
: a" c1 q8 Z( V; s  c1 w) ]6 p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从2017年开始,多名飞行员在飞行值勤时,发生了驾驶舱面罩供氧不足并导致飞行员缺氧的状况,而很多飞行员甚至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这让美军高层颇为担心,因为稍有不慎,在高速飞行状态下对氧气供给浓度要求极其严格的飞行员们,很有可能因缺氧而昏厥过去,甚至有机毁人亡的风险。无论是损失先进战机还是驾驶员,这都不是美军能随便接受的,事发至2020年初的今天,已经有4名美军飞行员因为驾驶战机出现缺氧问题而“因公殉职”。
1 w0 A: }* j) Z. i) Y
" D5 y. l( p) ~9 G美方专家认为,飞行员一般在出现缺氧的明显症状时,多半已经身体不适甚至丧失空间方向感,所以在最后的紧急关头都已经无力采取经济自保措施。就连美军最为先进的F-22“猛禽”都难逃缺氧的大问题。最早出现问题的是美军的先进五代机F-22和F-35的少数战机上,但到今天,这种麻烦的问题已经开始扩展到其它单位,甚至不同机型都开始出现,比如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F/A-18 E/F“超级大黄蜂”也已经出现了缺氧问题。美国国防部希望,通过新装设的衣内传感器,能够实时掌握执勤飞行员的心跳、呼吸和脉搏等参数,一旦遇到问题就能够辅助飞行员在第一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f* N3 Q8 `$ t$ \! e
8 [7 B# T, U1 J+ ^1 G9 ~
7 e% J' ?: n+ M2 ?, F8 y) @
由于美国的新式战机是众多先进复杂技术的集合与结晶,所以想要摸清存在的问题自然不容易。从首次传出缺氧至今已数年过去,美国空军、海军和航空航天局的联手深入追查原因,期望新的感测器能协助专家们找到问题症结点,好让美军飞行员们能安心驾驶战机值勤。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7044354号-3  

GMT+8, 2024-6-2 03:11 , Processed in 0.07591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